咸甜皆有,N种花样~来武平兴贤坊必尝的非遗美食!

咸甜皆有,N种花样~来武平兴贤坊必尝的非遗美食!

2022-05-16 文旅武平 转载
1658 5

十数种花式与口味

创意十足、冷暖兼备

入口即化、价格亲民

武平这家豆花店真是

绝绝子碰到绝绝妈绝到家了~


非遗美食1.jpg


看似普通的豆花

在武平兴贤坊的这家小店

却玩出了“新花样”

把豆花做成了艺术品

碗碗晶莹剔透,入口即化

每一种豆花都独具一番滋味

总有一款是你中意的图片


非遗美食2.jpg


非遗美食3.jpg

从卖相到味道都征服食客的云顶豆花

在定价上也十分亲民

用料做工上也讲求质量

深受小伙伴们的喜爱

小编吃了也是根本停不下来


非遗美食4.jpg


南北方纠结的甜口还是咸口?

在他家你不再纠结

甜的吃完总想吃点咸的

口味绝对是你想不到的

超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


非遗美食5.jpg


非遗美食6.jpg


光吃豆花单调?

配菜也是你意想不到的美味

除了豆浆油条最为经典的搭配

还有豆腐丸、炸豆腐、炸虾等数不胜数


非遗美食7.jpg

非遗美食8.jpg

非遗美食9.jpg


说了那么多

最后再来了解下这家

廖记豆腐豆花的历史渊源吧~


非遗美食20.jpg


图片



武平廖记豆腐豆花
图片

非遗美食21.png

武平廖记豆腐豆花,始于清末民初,迄今传承五代,已逾百年历史。尤以“豆腐白韧,豆花滑嫩,豆丸香脆”为独特,享誉县城。做法如斯,一是泡发黄豆,二是石磨豆汁,三是熬汁成浆,四是落袋挤汁,五是点卤成花。如此技艺,貌似简单,实为奥妙。今之聊记,以飨众客。


非遗美食10.jpg


武平区位独特,地处闽粵赣三省边界,武夷山脉最西南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武平气候优良,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9.2℃,年降水量1486毫米。非常适宜豆菽生长种植。豆菽成为客家人主要种植作物,豆腐及其衍生制品成为客家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非遗美食11.jpg


清末民初,武平城厢镇溪东兰塘廖屋廖补礼凭一升黄豆在县邑治所赁屋作豆腐起家立业,迄今传承四代,有百余年历史。客家民谚:“豆腐照摔,酒照尝,功夫照试”里的“豆腐照摔”意指豆腐韧性好,摔打不碎。据传,廖家制作的豆腐,韧性特好,装豆腐不用盘子器物装,直接用稻绳打结,提着走就是。

非遗美食12.jpg


廖记豆腐、豆花、豆腐丸子、红菌豆渣及酱油等系列豆制食品,卖遍武平平川、城厢、中山、十方、岩前等乡镇。以质优价廉和风味独特享益武邑县城,据说廖记红菌豆渣,不用油煎炒,直接下锅煮,做的红菌豆渣汤,汤品味甜鲜美。可见,廖记豆制品制作工艺品质非同一般。尤以其““豆腐白韧,豆花滑嫩,豆丸香脆”为独特,臻成县城街坊闾巷寻陌百姓家的佳肴。

非遗美食13.jpg


廖记系列豆制食品,一直世代传承至今,且长盛不衰。如今,廖氏第四代创承人廖慧芳掌管的兴贤坊一碗豆花店,主打廖记石磨豆花,因其采取传统工艺制作,技法和配方独特,豆花口感绵而不老、嫩而不溏、洁白如雪、清香悠长,加以创新开发了多样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口味,成为该街区独具特色的网红小店。

非遗美食14.jpg



图片


图片

廖记石磨豆花的制作过程

图片

非遗美食15.png

黄豆入水浸泡4-8小时;泡发黄豆加水用石磨磨成浆;

非遗美食16.png

纱布滤掉豆渣,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大铁锅内加热,直至沸腾;

非遗美食17.png

大桶先将溶解好的石膏水和冷浆搅拌均匀;再将滚汤的热浆高冲下去;静止15分钟左右后,豆花成型。


非遗美食18.jpg


将豆花用勺子舀到碗里,根据个人口味加咸的或甜的调料。



版权提示: 本文转自:"文旅武平"的作品,点击查看原文

为您推荐

更多
点击右上角, 分享当前页面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