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武平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了!
非遗 | 武平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了!
武平是千年古县,历史文化悠久,底蕴厚重,客家先民留下众多丰富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代代相传的非遗项目,还是历经岁月的非遗美食,亦或是匠心独具的非遗技艺,都浓缩了一群人的历史传承和一座城的风土人情。武平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公布,新增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感知武平非遗文化魅力!武平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针邪中医疗法可追溯至炎帝时期的走方医(也叫游医、铃医),百年前由江西樟树市引至武平岩前,其疗法主要包含:1.黄氏中药治疗和养生秘方:五色养生茶(丸)、五色精油止痛液(散)等。2.黄氏针灸阴阳法。3.黄氏葫芦灸、葫芦罐技术。
根据清代刻书中心刻工记录,武平刻工数据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木刻艺术它是一门集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的艺术门类。融合传统刻字、篆刻、绘画、版画等相近艺术总类于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三大特点。木材、石材刻字技法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兼刻三种。镂雕、圆雕等是以上三种技法的变化。木板上运刀刻字,是将书法或绘画的点、线、面塑造成立体形象,最基本的是刻点的立体,由点的体积延加便成为线或块面的立体。用刀如用笔,木材最能表现“刻画”或“刻字”。“奏刀之先,意征落墨”。不明字法或画法,不得刻法;明书法或画法之理,方取刻艺之妙。基于这种前提,一切复杂的技法,都是为塑造立体书法及画法目的服务,论刀则大可不必繁复。简而言之,用刀主要有“凿法”和“刻法”两种。梁野白兔制作技艺以当地农户家养的中华白兔为主要原料,将白兔宰杀去毛,去内脏,处理干净,洗净待用,把大蒜洗干净剁成蒜泥,再把霍香叶(当地人叫荷包叶)洗净切成小片,白兔放锅中,加水至淹没兔,大水烧开后转为小火,烧30分钟左右,途中适当翻面,煮好后捞出冷却,然后斩块拼盘,锅中放油把蒜泥爆成金黄色,加适当水,再加盐和味精,烧开后淋至白斩兔块上,重复此动作淋3遍以上既可,最后一遍淋的时候把霍香叶一起淋至白斩兔上,是招待客人的主要佳肴,其肉质细嫩,肉味芳香,营养丰富,是身体滋补的上等佳品。
武平手工粉干制作历史悠久,选用优质大米为主要原料,辅以少量优质玉米淀粉、莲子粉、淮山粉等,经过浸泡润米、粉碎搅拌、压条、蒸熟、出条、蒸煮、烘干、成品整理等一系列工艺手法制作而成精美的食品。制作粉干,以天然弱碱性山泉水为最佳,并要熟练掌握选米、控制浸泡润米时间,控制蒸、煮、烘干的时间等技能才能制作出精美优质的粉干。粉干经多道加工工序后,含水量低,易保存,保质期在半年以上,食用前浸泡后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擂茶制作技艺起源于东汉,由江西赣南传入,现主要分布于东留镇桂坑村。擂茶是用大米、生姜、茶叶擂制而成,所以又名“三生汤。”后来人们为了增加色、香、味,慢慢的又添加上了炒熟的芝麻、花生、黄豆,炒米和碌粄皮,再加上姜、葱、蒜、盐等。做擂茶时,先将这些原料混放在擂钵内,两手握擂棒来回旋转擂成浆。擂钵是砂陶制的,内面有条形的细齿,易于擂碎原料。擂棒大约一尺半长,一头大一头小,大多是用茶树的枝杆做成,具有特殊的茶香味。擂茶又分清水擂茶和糊擂茶两种,清水擂茶是将适量擂好的浆放入碗中,开水冲即成,方便快捷,适合用来招待客人;糊擂茶是把擂好的浆放入锅中用火熬熟,味道浓郁。
豆腐制作在武平中赤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中赤豆腐以“杉树角”自然村人制作开先河,后辐射至全县范围。制作步骤:1.浸泡,取适量黄豆洗净后,夏天用水浸泡2.5小时左右,冬天需浸泡6-7小时。2.磨浆,加热水用石磨磨成浆,十斤大豆需用水一百二至一百四十斤,磨好的浆倒入大缸。3.去渣滤浆,在大柴锅上放个叉架,将细密棉布袋放置架上,一勺一勺把装在缸里磨好的浆舀入布袋过滤,滤出的浆入锅。4.煮浆,用猛火煮沸,起盖时准备半胍冷生浆,以备浆水溢出,沸后用余炭(慢火)煮半小时,增加其香味。5.冲浆,是制作的最关键环节,用一碗生豆浆调和三、四两熟石膏粉(生石膏放火炭里煨熟)把调好的石膏水(或卤水)放入豆腐缸中,待煮熟的豆浆温度降至70度左右,快速倒进缸中。6.成型,静置15-30分钟后刮去表层泡沫状物,若豆浆已成豆腐脑就可用勺打入豆腐成型方格,待成型豆腐后,划块。
盆景艺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武平花语石盆景技艺打破传统种植方法,集国内南北流派之长,用奇石种上名贵植物,通过不断蟠扎、修剪等盆景造型手法,采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手法,把自然风景浓缩于小小山石之间,让人方寸之间便可神游大自然山石美景。其艺术特点是追求花和石头的和谐统一,花石相容,花语石盆景制作技术较为复杂,有相石、制作、种植、整形、攀扎、修剪、养护等步骤。酸枣糕又称野山枣糕、山枣糕,野生酸枣又叫擂枣、禅果、馋果,产于我国云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东留酸枣糕以天然野生酸枣为原料,含有原果固有的丰富黄酮、维生素C、果酸、有机酸、氨基酸、钙、铁、锌、钾等营养成份。将成熟酸枣洗干净锅中烧水倒入酸枣煮至酸枣裂口捞出,趁热剥皮后,剥好的酸枣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让酸枣骨肉分离,也可用手抓,把核去掉。依个人喜好或口味,可加入红薯、南瓜或香蕉捣成泥,再加入适量蔗糖或蜂蜜,全部搅拌均匀,摊平进行晾晒,自然风干后,进行切片装袋,精制成酸枣糕。武平东留酸枣糕纯手工制作,色泽透明,美似琥珀,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麦芽糖又称糯米糖,是闽西武平县十方镇白土村特有的传统食品,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白土麦芽糖是以小麦、糯米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通过培芽、碾麦芽、蒸米、发酵、熬糖等数十道工序制作完成。有软、硬之分。软者为黄褐色粘稠液体,俗称糖稀,非糖类成分多;硬者是软饴糖经过滤提纯,除去渣滓,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块。药用以软饴糖为好。白土村麦芽糖甜味不大,使用在菜里面,可以增加菜品的色泽和香味。麦芽糖润肺,生津,去燥;可用于治疗气虚倦怠、虚寒腹痛、肺虚、久咳久喘等症的病人。而且麦芽糖味道甘甜,性微温,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武平这些珍贵的非遗文化,有您了解的吗?
欢迎来武平赏非遗、品文化、寻记忆!
版权提示:
本文转自:"文旅武平"的作品,点击查看原文